氧化鋯探頭 | |||||||||||||||||||||||||||||||||||||||||||||||||||||||||||||||||||||||||||||||||||||||||||||||
氧化鋯探頭的主要技術參數: 測量范圍: 輸出: 0—10mA 或 4—20mA 顯示:0~25.0 %O2:(三位數字顯示) 測量精度:3% 響應時間:≤5S(90%測量值) 溫度精度:700±1℃ 負載電阻:0-1.6 kΩ(0-10mA輸出), 0-800Ω(4-20mA輸出) 鍵盤設定:報警上、下限設定,探頭零電勢校正 顯示內容:氧濃(O2%)、氧勢(mV)、爐溫(℃)、加熱電壓(V)、 量程上、下限(O2%)、報警上、下限(O2%) 檢測器長度:為0.2m、0.4m、0.8m、1.0m、1.2m。 模擬量輸出(線性):0~5.00 %O2,0~10.0 %O2、0~25.0 %O2 自診斷內容及故障類別符號: E—0 氧量上限 E—1 氧量下限 E—2 溫度異常(高) E—3 溫度異常(低) E—4 溫升異常(快) E—5 溫升異常(停) E—6 氧勢異常 E—7 斷偶 的使用方法 1 信號轉換器的使用 1.1 開機及狀態說明 置信號轉換器于“測量”狀態(出廠時,信號轉換器已置于測量狀態),開機后,顯示屏顯示“―――”符號,表示開機正常,2S后進入程序升溫狀態,顯示屏交叉顯示“∪∪∪”及溫度,溫度鍵對應指示燈亮,經1 h爐溫到達700℃,并自動退出程序升溫狀態轉入氧量測量程序,氧量鍵對應指示燈亮,LED窗口顯示當時氧量,輸出通道給出與所選擇的測量范圍及當時氧量有關的模擬量(0-10mA或4-20mA). 開機后各狀態說明如表1 表1 開機后狀態說明
1.2在線查詢參數 在線查詢參數的具體按鍵操作說明如表2 表2 測量狀態下按鍵操作詳細說明
在“程序升溫”狀態下,顯示升溫符號及當時溫度值,在正常“測量”狀態下,顯示當時“氧量”值,當要查詢“溫度”或“氧量”以外的其它參數時,只要按下面板對應鍵,在顯示窗口立即顯示對應參數值,但按鍵動作不影響程序升溫時溫度或測量狀態時氧量所對應的模擬輸出量,且在10S后顯示內容自動返回,恢復顯示程序升溫狀態時的溫度或測量狀態時的氧量值??傊?,在測量時,任何按鍵動作不影響與氧量相對應的模擬量輸出,僅僅是顯示內容的改變,且在10S后返回。 1.3儀器的校正 由于氧化鋯元件參數的離散性,由于氧化鋯元件在使用過程中的老化,由于安裝點參比氣的流通情況不盡相同,可能使元件的測量產生較大誤差。因此,不僅對新安裝的需要進行在線校準,而且必須定期對運行中的探頭進行校準。 在實驗室或現場,把氧探頭和轉換器按圖6正確連接好并接通電源,一小時后溫度達到700℃. 旋開探頭上的標準氣螺栓,將瓶裝5%含量的氮中氧標準氣體通過減壓器將其流量控制在300ml/分鐘,用無味乳膠管送入探頭的標氣口內.觀察轉換器的氧量顯示值,若氧量偏差較大則需按一下“氧勢校正鍵”,再通過按“加”或“減”鍵使顯示值增加或減少一些,再按“氧量”鍵,查看氧量是否在5%左右,若未達到標準請重復此步驟調整.若無法調到標準,說明鋯管已老化,需換新鋯管. 無標氣現場校準:旋開上的標準氣螺栓,使空氣進入標準氣導管,按一下轉換器面板上的“氧勢校正鍵”,通過按“加”或“減”鍵使顯示值為±0.1mv以內.再按下“氧量” 鍵應顯示20.6即可, 校準結束應將標準氣螺栓重新旋緊即可正常使用. 1.4上下限報警設定值的改變 按上限報警(或下限報警)鍵,此時顯示上限報警(或下限報警)設定值,如需進行改變,按“加”或“減”鍵,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1.5異常報警說明 在發生異常時,LED窗口顯示故障類別,并將報警接點接通,此時,輸出不自鎖。詳細說明如表3。 表3 異常報警功能說明
仔細檢查氧量檢測器是否符合第5節所述安裝要求后,在檢測器電爐溫度達到700℃后,儀表應顯示系統當時氧含量,并輸出與氧量對應的模擬量。 故障判別及排除方法 注:表4不包括由于信號故障所造成的氧量測量值偏高、偏低或不穩定,其故障排除方法可參考6.1.3儀器校正的步驟進行. 1 故障處理步驟 1.1將氧量檢測器從取樣口抽出,在現場與信號轉換器按說明書要求正確接線,并使氧量檢測器升溫至700℃。測量鋯管的零電勢及高溫內阻,應分別小于±5mV及500Ω(出廠時,鋯管零電勢及高溫內阻分別小于±3mV及50Ω),如能符合要求,說明性能良好。若零電勢及高溫內阻分別大于±5mV及500Ω以上, 需換新鋯管.然后按照6.1.3節說明的方法進行校準. 1.2在氧量檢測器“氧勢”端子處卸下內部探頭連線,將手動電位差計輸出信號由“氧勢”端子輸入,不同的毫伏輸入,信號轉換器應顯示不同的氧量,其關系參見附錄A“氧濃度—濃差電勢對照表”。 1.3確認性能,氧量測量及溫度控制系統均正常后,重新將氧量檢測器裝回取樣口,按表4所列現象按先后次序檢查、排除。 表4 故障現象、原因、排除方法
|